长江之翼,经济腾飞,江阴GDP破5000亿,揭秘县级市的逆袭奇迹!

江阴 更新于:2025-05-28 00:12
  • 淡泊恬静
    GDP破5000亿!江苏江阴:一个县级市的经济“逆袭密码”

    长江之畔的江阴市,又一次站上风口。2025年,这座常住人口不足180万的县级市,GDP突破5126.13亿元,成为全国第二个迈入“5000亿俱乐部”的县级市。

    经济:从“制造大县”到“创新高地”
    江阴的“家底”厚实得不像个县级市。2024年,第二产业增加值2695.89亿元,撑起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,钢铁、石化新材料、高端纺织服装三大千亿级产业轰鸣运转。工业用电量242.66亿千瓦时,粗钢产量突破1061万吨,集成电路产量飙升31.4%——传统与新兴产业的齿轮咬合,让这座“中国制造业第一县”的标签愈发闪亮。

    财政:民企“挑大梁”
    江阴人骨子里刻着“敢闯”。全市70%的税收、80%的工业产值、90%的就业岗位来自民营经济,62家上市公司织就全国县域最密的资本网络。海澜集团、中信泰富特钢等企业年营收超千亿,就连“天下第一村”华西村也扎根于此。2024年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606元,农村居民50446元,城乡收入差持续收窄。

    人口:小城的“磁吸力”
    人口是经济的晴雨表。2025年初,江阴常住人口178.68万,比2020年净增超1.2万人,逆势增长的背后是产业对人才的吸附力。75.65%的城镇化率下,135万城镇人口穿梭在智能车间与研发中心,人均GDP28.7万元的数字,甚至让部分省会望尘莫及。

    江阴的野心不止于此。2025年,它瞄准“7500亿规上工业产值”“590亿数字经济营收”等目标,试图在土地开发逼近极限的挑战下,用创新撕开新空间。这座“散装江苏”中的硬核小城,正以一场县域经济的“极限实验”,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。#江阴产业#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