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,8月2日至8日,华北电力大学“同心筑梦 知行和E”社会实践团(以下简称“实践团”)赴河北省邯郸市磁县,开展为期七天的公益服务活动。实践团通过物资捐赠、趣味课程、互动游戏等形式,为当地儿童送去关怀与知识,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。
整装出发赴磁县,暖心筹备启新程
8月2日清晨8时,实践团全体成员在华北电力大学校园集合,携“守护童年”爱心物资与期待启程。经4个多小时车程,于中午12时30分抵达磁县酒店,短暂休整后,成员们立即清点物资、核对活动流程,全力保障后续环节有序推进。
下午2时30分,实践团抵达磁县妇女联合会(以下简称“磁县妇联”)活动场地,迅速投入物资整理工作。他们将提前采购的书包、文具、图书等按类别分装摆放,每一份物资都饱含对儿童的关怀。“书包是按儿童年龄选的,里面还放了笔记本、画笔,希望帮孩子们更好学习。”实践团成员向妇联工作人员介绍道。
开营仪式燃激情,破冰互动拉近距离
下午3时30分,“守护童年”公益活动开营仪式正式启动,由磁县某小学校长主持,磁县妇联主席、实践团队长及成员、30余名当地儿童共同参与。
磁县妇联主席率先发言,她表示:“大学生实践团带来的不仅是物资,更是新知识、新视野,希望孩子们珍惜机会,在活动中收获快乐、增长见识。”随后,实践团队长致谢磁县妇联支持,问候参与儿童,并承诺将以专业态度、饱满热情开展活动:“我们带来了科技课程、非遗知识和趣味游戏,盼与大家共度难忘时光。”队长的发言赢得孩子们阵阵掌声。
开营仪式后,为打破陌生感,实践团设计“破冰游戏”环节。志愿者引导孩子们介绍姓名、年龄、爱好,从“喜欢的动画片”到“擅长的游戏”,轻松话题让现场氛围升温。孩子们逐渐放开拘束,主动分享生活,志愿者认真倾听回应。20分钟后,原本羞涩的孩子们变得活跃,彼此距离大幅拉近。
物资分发传温情,首日活动暖人心
破冰环节结束后,进入爱心物资分发阶段。实践团成员将整理好的爱心背包逐一送到每个孩子手中,孩子们拿到新书包,脸上绽放灿烂笑容,成员们也倍感温暖。
下午5时30分,8月2日公益活动圆满结束。实践团成员在总结中写道:“看到孩子拿书包时的笑容,突然觉得所有辛苦都值得,这就是社会实践的意义——用我们的力量,给别人带来快乐。”
科技课程拓视野,动手实践促成长
8月3日,公益服务聚焦“知识科普与动手实践”,为孩子们带来趣味课程与互动体验。
上午8时30分,课程准时开始。实践团以“自动化与生活”为主题,用扫地机器人、红绿灯等生活案例搭配动画,让抽象科技知识变通俗;“非遗科普”课上,通过图片、故事介绍磁县非遗文化,激发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;“生活中的AI”课上,用简单语言解读AI概念,培养孩子对科技的好奇心。
课程结束后,实践团分发“科技组装包”(含人造卫星、日地月、飞机、投影仪、小船等模型材料),鼓励孩子们小组合作组装。志愿者耐心指导,帮孩子们解决问题。两小时里,孩子们全神贯注、互帮互助,零散零件逐渐变成精致模型,他们兴奋地向伙伴展示,成就感十足。上午11时30分,随着孩子们陆续完成组装,上午课程圆满落幕。
多元活动添乐趣,采访收获满感动
下午2时30分,“军事国防科普”课程开启。志愿者结合图片、视频介绍我国国防力量、军事装备,通过英雄故事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。
科普课后,实践团设跳棋、黏土、绘画等趣味活动,让孩子自主选择。现场欢声笑语不断,温暖氛围感染着每个人,有志愿者感慨:“孩子们的笑声太有感染力,和他们玩的时候,我也像回到童年。”
下午4时30分,活动近尾声,实践团采访部分孩子。被问“参加活动开心吗”,孩子们纷纷点头:“特别开心!哥哥姐姐教我们做模型、玩游戏,还送书包。”“最喜欢科技课,学到很多新知识,希望哥哥姐姐常来。”朴实话语满是喜爱与不舍,深深触动实践团成员。
实践落幕收获丰,青春担当永不停
8月8日下午5时,实践团赴磁县公益活动正式落幕。七天里,实践团从物资筹备到课程开展,从互动游戏到爱心陪伴,既为当地儿童送去关怀知识,也锤炼了自身能力品格。
此次磁县之行,为儿童打开了解外界的“窗口”,让他们在快乐中收获知识、提升能力,也让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社会实践的价值。实践团队长表示,未来将继续秉持“知行合一”理念,开展更多公益实践,把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力量,以青春脚步丈量祖国大地,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。
举报